話說,育兒妙招,其實只是花招,不來點花言巧語,怎能把您騙進來呢!
小孩跟隨著大人瞎拼購物久了,或許會以為賣場裡的「新鮮玩意兒」,就跟沙灘上的美麗貝殼一般,「喜歡就可以帶走」!?每每一走進賣場就兩眼發直,如同殭屍一般的緩慢挪移,就好比傳說中的劉姥姥逛大觀園那樣,沈浸在這新奇有趣的花花世界裡。
接著,偶然間突然定住不動,兩眼圓睜眨也不眨,雙唇微張一副呆萌樣子,就只差口水還沒流下來而已。「啊!完了!我的荷包即將要大失血了!」我默默在心裡呼喊~
果然。再來不管我怎麼蠻力死推、活拉,卻再也搶不下她手中緊握著的獵物,無論我再怎樣好說、歹說費盡唇舌,卻再也無法撼動她想佔有寶貝的堅強意志。
多年以後,好不容易,孩子終於知道了賣場裡的「貨物」要用「錢」買,卻無奈,過往瞎拼的那股狠勁仍然一點未減,偶爾,甚至還會回過頭來質疑父母:「你錢包裡有那麼多錢,為什麼就是不肯掏出來?」
詞窮、語塞,如啞巴吃黃蓮的我,深切的反省與檢討:「到底要怎麼做,才會讓小孩懂得賺錢的苦?到底要怎樣教,才能讓小孩學會理財?」
現在的網路資源豐富,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如下「適合小孩的優質教學影片」。但是老實講,就算影片趣味橫生、深入淺出,可口易食的如同蛋糕,簡直是好得無話可說,我還是會質疑自家小孩,到底了解幾成?吸收了幾成?
小孩看得很開心,好像全懂了,只是。。。「她的懂」很明顯不是「我所認為的懂」,串場的笑點一個不漏接,專有名詞也背了好些,但是。。。但是。。。理財常識呢?這真的很難不令人懷疑啊!
難道沒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嗎?沒關係,我有妙招!就讓我們來一場「數字的震撼教育」吧!
再次深切反省與檢討的我,花了些心思做了三張卡片,每張卡片上僅僅只有20個斗大的數字,簽字筆寫的。(對了,我忘了講,她那時三歲,已經大致上認得數字了)。
第一張卡片上寫著:100, 100, 100, ..., 100,一共20個100,(我耐著性子把不斷重複的無聊數字寫完)。並寫上了標題:「常數,一大筆錢」。
第二張卡片上寫著:10, 20, 30, ..., 200,等等20個等差級數。標題:「加法,賺辛苦錢」。
第三張卡片上寫著:1, 2, 4, 8, ..., ???,等等沒寫完20個的等比級數。下方標示著:「乘法,用錢來幫你賺錢」。
我故作神秘的把卡片翻面蓋牌,說:「我這裡有三張卡片,每張都有些數字,是代表妳有多少『錢』,請妳抽一張,我也抽一張,看看誰的『錢』更多!」
(對了,我還是忘了講另一件事,這孩子是男生,大家都知道男孩子天性好大喜功,喜歡大、多、強、勝、讚美、厲害、恐龍。。。,這點很重要,真的!)
接著就一張張講解:「『一大筆錢』,這是第一天就拿到好多好多的錢,能買好多好多的寶貝,但是直到最後一天,錢都不會再增加了唷!」
「『賺辛苦錢』,雖然第一天只拿到少少的錢,但是每天都可以再得到一樣多,你猜猜看到了最後一天究竟會有多少錢?竟然比『一大筆錢』還要更多耶!神奇吧!」
「最後這個『用錢來幫你賺錢』,第一天錢少得可憐,是所有卡片中最少的,第二天翻了一倍,仍然。。。還是很少,不,是最少,第三天、第四天漸漸有起色了,終於在第五天追上了『賺辛苦錢』。。。的。。。第一天而已,唉!」
「不過奇妙的事發生了,過了六天之後,數字狂飆一路狂飆、一飛沖天,不!是到了外太空,不!不!應該飛到銀河系了吧!」
可想而知,好大喜功的他,登時眼睛發亮,雙眼炯炯有神,如獲至寶般的把『用錢來幫你賺錢』給偷藏了起來,不時還拿出來對著傻笑!三天兩頭就反考我128, 256, 512, 1024, ...等等數字乘以二是多少。
這次我不再問他學到了什麼?但是我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當她親身遭遇關於數字的抉擇之時,我有自信他絕對能光憑直覺就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幼兒理財進階課程:
有一天,孩子問我:「爸爸,錢要怎樣才能用錢來賺錢呢?」這個連大人都只略知皮毛概念,要怎麼介紹給小孩呢?(施工中,請耐心等候)。
對了,關於理財,還有另一張隱藏卡片:「打造獨門印鈔機」,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施工中,請耐心等候)。
為了培養孩子對數字的直覺而刻意誇大了的一張卡片:「用錢來幫你賺錢」,現在是時候讓孩子進一步認識它了。(施工中,請耐心等候)。
「打造獨門印鈔機」不再是單一「一張卡片」,而是一組操作程序,順此發展下去,原始的「三張卡片」將發展成多人共玩的「桌遊」!(施工中,請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