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塊土地的人們,南來北往,各地腔調就是有些微不同。如果你已經無法覺察這些細節,要嘛你未曾離開過家,要嘛你已經習慣並融入了居住地的環境了。反之,若你仍能體認到言談間的微小差異,那就表示,你還不適應不認同這個『新』環境。
路世代的小孩,第一次接觸到南腔北調的環境,想必就是Youtube,是平板、手機。一旦小孩接觸這些東西的時間久了,就偶爾會聽到小孩子不知哪兒學來的討人厭的北京腔,這時家長就有一股衝動想要沒收平板、手機,至少也要限制使用的時間與時數。積極一點的家長,甚至會努力去搜尋『MIT』台灣本地的優質卡通、床邊故事、兒童節目、Youtube網紅,餵給孩子『正統的』台灣文化。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就算已經提醒過小孩關於腔調的事,平常對話的確就沒有北京腔了,可是當他們在『演戲』的時候,仍然不自覺的滿口北京腔脫口而出,是那麼的自然而然!怪異!怪異!
咦~為什麼我會討厭北京腔呢?這件事連我自己也想不通。而且不是只有我討厭,許多身為家長的朋友們也異口同聲的提到有相同困擾。嗯!或許這就是潛意識裡對對岸政府的情感投射吧!?非關喜歡或討厭,就是『非我族類』的深層意識的反射反應。
像我們這一輩的,成長在網路尚未發明之前的年代,那時甚至連第四台都還沒有,接受訊息的管道不但狹隘而且還很一致,不是自己的家人,就是電視中的老三台。因此,大家『國語』的腔調還是比較雷同的。然而各人的母語(雖然大部份同樣是台語)腔調就有差異了。
特別是在大學時代,各路英雄豪傑齊聚一堂,同時南腔北調也是齊聚一堂,同學間就能很明顯的聽出:A的口音是南部腔,B的口音是海口腔,而C的口音則是宜蘭腔。。。聽到有趣之處,還會互相調侃一番,(雖然沒有惡意,但確實不太妥當)。
更饒富深意的腔調經驗,發生在牛奶出差至對岸的那段時間裡。我們講的是『國語』,他們講的是『普通話』,名稱雖然不同,來源(淵源)卻是完全相同。只不過後來又各自發展了數十年,在詞彙、用語、發音,甚至腔調上,都早已分道揚鑣了,若再加上文化與偏見,有時在溝通上,還是會有那麼一點點『卡卡的』。
這時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回在小吃店用餐,偶然間聽到老闆與老闆娘竟用『閩南語』溝通,我一時興起,便操起『台語』加入他倆的戰局。老實說,我們那時也不過才聊個三兩句而已,三人便熱絡得猶如失散多年的老友一般。事後回想,我們雙方的詞彙與腔調其實很不一樣,一句話裡有一半都是用猜的,但是那份熟悉、親切與認同的『錯覺』卻非常真實,或者說是扎實,也許也是踏實。簡單講,就是『他鄉遇故知』啦!『故知』是假,而那份感動卻是真誠而且深刻的!
多年以後,我懂了。你所講的不只是一種語言、一地方言、與熟悉的腔調,這親切的家鄉味已經內化為自我的認同,那其實是一絲意志、一抹記憶,與思念的味道,骨子裡代表的是一股說不出的任性、想不起的無奈,與想回家的衝動。
反之,假若隨著時光的推移,想家的衝動已然消散,這時你不但不會察覺腔調這件事,還非常可能會將當地語言文化融入到自己的鄉音之中呢!
當各地腔調雜燴,名義上是有個標準語言,可實際上卻也沒個準。這是因為眾人講的,表面上是那個統一的官話,骨子裡卻是各人各講各自的母語,既然我們稱母語是媽媽講的話,當然絕對是自己講的最標準囉!不然就辜負了『母』語之名了,不是嗎!?
糾正別人的發音、腔調是最不道德的一件事,這是一種集體霸凌。語言確實有標準,但發音與腔調卻是一輩子的記憶,是成長環境塑造出來的樣子,根源於對生長土地的敬畏、尊重與感謝,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糾正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