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醫療保健書籍眾多,要如何挑選呢?且看聯合報的這兩篇文章:「優質醫療保健書如何選?」、「醫療保健書 選書四原則」。

  第一篇文章提到了仿間充斥著各種「另類醫療法」的書籍,這些書籍不見得那麼正確,卻因為生動有趣、簡單易懂,銷售反而比嚴謹的正規醫療書籍要好。文章作者分析了這現象背後的成因,摘要如下:

  我們經常依照個人的喜好、生活經驗或文化背景來選擇「知識」,而不是用邏輯思考來分辨真偽。民眾選擇相信某個「知識」前,會考慮幾個層面:這個「知識」是不是該領域的權威所言?它和我以前的信仰、常識及價值觀是否契合?是否淺顯易懂或簡單易行?

  有個現象十分有趣,就是主流醫學對疾病常常有明確而嚴謹的診斷 (例如肺癌還要細分成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小細胞癌等),而且依照統計結果提供較明確的治療預測,就是所謂「預後」。醫師常將這些研究結果告知病人,但病人及一般民眾往往有被「宣判」的不愉快感覺。另類醫療恰好相反,經常沒有明確的診斷(例如用模糊的肝機能不好、月事不順、胃腸功能失調、免疫力不佳等)來描述疾病,但提供民眾很多解決方法,也就是提供了一個「希望」。

  保健書常由文化背景及民眾接受度高的議題主導:例如養生、不生病或抗老(和中醫或道家文化相關)、自然有機或排毒 (民眾容易接受)、增強免疫力(弄不清感染及過敏疾病的民眾接受度高)、食物酸鹼度或腸道健康(把醫療知識簡化,民眾很容易吸收),或神奇的某植物、有機食品及營養素(讓民眾認為大量食用可以解決或預防醫師束手無策的問題)。加上媒體造勢或名人推薦,民眾會開始風行這些養生法,相信者日增,變成風潮甚至推翻主流醫學知識!

  第二篇文章則提供了醫療保健書籍的「選書四項原則」:

一、作者的醫學背景明確。很多自稱醫師的作者,未受過正規醫學教育,而且你找不到他在醫院臨床工作的任何經歷及專科醫師證照;一些自稱博士者,完全找不到發表的學術論文。讀者對此都要提高警覺。

二、書籍主題是否符合常識判斷。很多藉養生法抗癌成功的人,其實早接受正規療法而痊癒,但作者堅信是自己的方法戰勝病魔,或故意隱瞞接受正規療法的事實。

三、內容應當淺顯易懂。近年來,很多專業人員已經注意到這件事,醫療書不再枯燥乏味,編排也日漸活潑易讀。

四、論理不可太簡化。歷史上經驗法則告訴我們:凡是宣稱治百病或長生不老的單一方法,最後都證明只是騙局一場。


  接下來這篇文章,「這樣吃五穀 身體更健康」,提供了蕎麥、糯米、燕麥等健康素材的食用方法。內容摘要如下:

  蕎麥面是一種灰黑的面粉,但是別看它其貌不揚,營養價值卻很高。蕎麥面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方法,不過人們最為習慣的還是用它做面條。蕎麥的蛋白質比大米和面粉都高,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更適合吃一些蕎麥面,其中的賴氨酸和精氨酸會讓父母們都驚訝于孩子的長高速度和聰明程度,但是父母們給孩子們做蕎麥面條的時候,也需要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適合食用蕎麥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爾吃一吃蕎麥面條,老年人可以用來減血脂、降血壓。小孩子在成長期間更是少不了蕎麥,蕎麥面條雖然好吃,但是並不適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讓胃部受損,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應食用過多,適量原則最好。

  我們可以用糯米、薏米、蓮子粗粉、山藥粗粉、芡實米、茯苓粗粉、酒釀曲適量混合在一起,將拌勻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適量,在籠屜中蒸1小時,拿出放冷,拌入酒釀曲,把盆放在約25℃的環境中,約36~48小時,原料即發酵成為酒釀。如果愛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醪糟酒釀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不但幫助消化,而且鎮靜安神,也會讓胃覺得很舒服。

  燕麥通常被人們用來泡在牛奶中食用,其實偶爾用燕麥做一做八寶飯,更能起到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燕麥中含有多種霉,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而且能延緩人體細胞的衰老,是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

  燕麥八寶飯是把燕麥、黑糯米、長糯米、糙米、白米、大豆、黃豆、蓮子、薏米、紅豆等加水浸泡一個小時,然後再煮熟就好了。八寶飯有更充足的食物膳食縴維和碳水化合物,適合當作主食食用。


  下面這篇文章就很奇怪了,提供了藉由飲食來改善壞脾氣的方法:「專家提示壞脾氣可能源於營養缺乏」。這僅供參考,除了飲食之外,控制自己的心性仍然是最重要的。

  文章內容摘要如下: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主任洪忠新表示,除了天生性格和外界刺激外,營養缺乏也可能導致你的脾氣變壞。

  B族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等。其中,維生素B1被稱為“精神性的維生素”,對我們的神經組織和精神狀態有一定影響;而維生素B6參與色氨酸、糖和雌激素代謝;維生素B12負責核酸和氨基酸代謝,同時也管理著人體神經系統的完整性。由此,不難看出,B族維生素是通過對神經系統的調控間接影響情緒。

  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B1,就可能會讓我們變得脾氣暴躁、喜怒無常。這就提醒大家,平時不要總吃細糧,調劑著吃點粗糧,如燕麥、小米、玉米、全麥麵包等,這些都是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此外,盡量少喝酒,最好不喝酒,也能減少維生素B1的流失。

  維生素B12缺乏可能會讓你覺得腦子木,甚至有點反應遲鈍。不妨先用食物餵飽你的大腦,如多吃點動物的肝臟、紅色的肉、蛋、牛奶等。這都會給大腦提供充足的能量。


  最後這篇文章,教導我們健康長壽的飲食習慣:「長壽老人養生飲食十大愛好」。內容摘要如下:

  健康長壽該怎麽吃?長壽老人的飲食吃什麽?養生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大量調查中發現,長壽老人的日常飲食有十大愛好:

一、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上海的百歲
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頓定量爲一淺碗,已形成習慣。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

  歷代醫家和養生學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薦。《隨息居飲食》說:粥爲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山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强健,享大壽。」他編制了粥譜一百餘種,供老年選用,深受老年人歡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小米是穀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穀雜糧,穀子爲首」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爲,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當主食

  玉米,別名玉蜀黍、苞穀、珍珠玉等,它與水稻、小麥幷稱爲世界三大農作物,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也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脉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脉硬化。從長壽老人的體質看,他們很少有高血壓和動脉硬化,這與他們把吃玉米當成主食密切相關。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爲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美國諺言說:「喝奶使骨胳堅。」百歲壽星貝寧,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迹象。

  牛奶營養豐富又比較全面。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爲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爲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後製成乾酪,吃乾酪可以預防齲齒。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十、胡蘿蔔是老人心愛物

  胡蘿蔔也是老人都喜愛的心愛物。

  胡蘿蔔高含維生素A,有極爲豐富的胡蘿蔔素。研究表明,胡蘿蔔能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及動脉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胡蘿蔔素在高溫下也很少破壞,容易被人體吸收,然後轉變成維生素A,所以能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乾燥症。胡蘿蔔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有經驗的老人常把胡蘿蔔切成片或絲同油炒,這樣,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達79%以上,切片油炸,胡蘿蔔素保存率爲81%,切片和肉一起燉,胡蘿蔔素的保存率高達95%。

  胡蘿蔔還有促進大腦物質交換,增强記憶力的作用。讀書學習前吃一盤炒胡蘿蔔絲,有利于鞏固記憶。

arrow
arrow

    牛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