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爭就要爭第一

 

  還記得有個XX牌冷氣機,順著台灣人的哈日情結,連續推出了數個廣告,強打XX牌是日本第一的冷氣品牌。其中有一段經典對話如下:



學生:「他們再爭什麼啊?」

教練:「他們再爭第二名!」

學生:「第二名有什麼好爭的呢?

教練:「因為~第一名已經決定了啊!』

  看看人家的眼界,第二名都沒什麼好爭的了,更何況是倒數第二名!然而說實在的,與最後一名爭倒數第二名的戲碼,卻是現實生活中不斷重複上演著的肥皂劇。

 





學生的競爭

 


  在我國中的那個年代,世俗認定「聯考幾乎是國中三年唯一的任務」。那時的我因為成績還不錯,被大家歸類為「好學生」的那一群,這群「好學生」得到了全校大多數老師們的關愛,老師們如同教練一般,帶領著這群「好學生」進行特訓、向前衝刺,就為了那個「國中三年唯一的任務」。

 

  即便表面上是如此的平靜,然而正處於多愁善感青少年時期的我,總還是覺得空氣中、朋友一閃而過的眼神裡,隱約若有似無的透露出一絲詭異。我在腦中想像出一個自創的情境,嚴肅的問自己:「假如你與平常玩在一起的好朋友,同時溺水了,朦朧間,你意識到只要踢朋友一腳便可浮出水面,這時你到底要踢不踢?」

 

  我被自己問倒了,我心慌了,我迷惑了。就這一瞬間,似乎全世界都做錯了,人類高尚情操的價值體系幾乎要崩潰。慌亂之中,我僅能故作鎮定的告訴自己,同時也告訴同學:「我要和你同時考進好學校!」

 





生物的啟示

 

  競爭沒有什麼不好的!競爭是天性,是一種本能,是為了求生存,是驅使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地球萬物之間有著食物鏈的關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是蠻荒求生不變的法則。競爭的本能,是物種得以代代相傳、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本道理。

 

  然而食物鏈是結果不是原因,生物之間有另一種關係叫做「共生」,例如:小丑魚與海葵,根瘤菌與豆科作物,鞭毛蟲與藻類。為了生存,而與異類(或同類)合作,結合各自不同卻互補的能力與特長,發揮1+1>2的整體戰力。

 

  以人類特有的高度文明,人們自身的生存已不成問題,甚至也有能力得以影響地球生態圈,人們應該著眼於未來,以「共生」的大智慧善待這唯一的地球。

 

  多年以後,困擾我多年的溺水習題總算得以解答。我終於明白了競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內部競爭」,另一種為「外部競爭」。如果外部競爭稱為「考試」,內部競爭即為「練習」。如果外部競爭叫做「殺戮戰場」,內部競爭即為「實戰演練」。

 

  競爭力是訓練、磨練出來的,少了實戰演練,將無法培養真正的戰鬥力。然而內部訓練雖擬真卻僅是「點到為止」,若演練過火而傷了同伴,在面對最終戰場時,將會少了一位戰友、少一份戰力,失去一股關鍵的強力支援火力。

 

  至於你當前所遇到的競爭,可以當作內部競爭,也可以是外部競爭,這就要憑各位看官的智慧判斷了。要知道:「拉高眼界,化阻力為助力,敵人也可以是戰友。」

 





不但要爭第一,而且還要是世界第一

 

  當一艘觸礁即將沉沒的時候,還需要去爭誰才是這艘沈船的船長嗎?如果一定要爭,我會爭船長,但不是那艘沈船的船長,而是救生艇的船長。船長是那艘船的第一名,但只要上了救生艇,即使再差的名次都贏過沈船的第一。(如何判斷你搭的船是否已出現裂縫,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不要在沈船上爭第一,趕緊逃命吧!

 

  結論一:競爭之前必先慎選船隻

 

  有一則笑話如下:



阿Ken在班上老是考最後一名,沒想到在期末考前,阿Ken竟然老神在在的玩NDS。

問他為何不擔心,阿Ken回答:「因為倒數第二名住院了,這次考試至少能夠贏過他!」

  老是和最後一名爭倒數第二名,困難度實在太低了,很容易就懈怠、不求長進。況且由於鎖定了單一目標,中傷、耳語、小動作容易有著力點,競爭的手段就會從「增強自身競爭力」的良性競爭,轉變為「減弱對方競爭力」的惡性競爭。

 

  若是「內部競爭」以此型態呈現,將會發現船上的水手沒有任何人是在划槳,沒有任人想推動船隻向前行,反而被明槍暗箭弄得船上到處是裂縫,處處在滲水,船身已岌岌可危。不要在沈船上爭第一,趕緊逃命吧!

 

  結論二:鎖定單一目標,奧步容易奏效

 

  不要爭倒數第二名,要爭,就要爭第一名。爭倒數第二名只要「拉下」一人,若以此法爭第一名,由於無法鎖定目標,使得「拉下」的困難度提高了,「提高」自己一人反而會比「拉下」班上所有其他同學要來得簡單的多。這就會令所有競爭者「同步提昇」,對整個團體產生正面的作用。


 

  當內部拼個你死我活,嚴重內耗的時候,外面的敵人並不會因此而減緩攻勢,就好比是鷸蚌相爭,鷸與蚌都將對方視為「外部」敵人,完全忽略了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漁夫,最後鷸、蚌都進了漁夫的竹簍子裡了,兩造皆輸。

 

  天寬地闊,世界是很寬廣的,唯有想辦法將外部戰爭轉化為內部的良性競爭,才有機會化阻力為助力,與對手同攀高峰。

 


  結論三:將外部戰爭轉化為內部競爭,將阻力收編為戰力
 

  正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在小公司裡爭個你死我活,就算掛總經理,頂多也不過是二、三十員工的頭頭。不如把公司搞大,隨便掛個協理,手下員工都可能上百人。

 

  在地狹人稠的島國裡乞食,從南到北走透透,不管到哪裡標案,遇到的總是同一批競爭對手,吃不飽也餓不死。不如去做全世界的生意,即使僅搶到1%的市佔率,營業額絕對會強過島國的標案高手。

 

  結論四: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超級星光大道每次的淘汰賽,爭得就是倒數第二,因為最後一名就會被淘汰掉。然而與其說星光選手們是在「爭倒數」,其實他們是在「避免成為倒數」。

 

  在淘汰賽中,「避免成為倒數」的策略,確實比較能夠「安全的過關」,但卻無法在觀眾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沒特色的比賽選手,怎麼可能躍過龍門成為明日之星呢?當賽程結束,也正是星光黯淡之期

 

  結論五:「安全」的策略就是「黯淡」的策略

 

  通常都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才會採取「避免成為倒數」的策略,這戰場規則是別人訂的。然而更多時候並不是這樣,一般而言,第一名是無限多個的,我們還是有機會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戰場,甚至也有可能參與制定遊戲規則,就看你夠不夠努力,夠不夠積極,夠不夠瞭解自己的專長在哪裡。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當第一,不只是全班第一,還要全校第一,進而全國第一,最終理想是全世界第一!

 

  夢想要遠大,目標要實際,有時候我們會太過專注於短線利益,反而會離夢想越來越遠。不要為了想贏得一場戰役而輸掉整場戰爭,不要花精神打焦土戰、消耗戰,那是沒有戰利品的戰役,即便遍體鱗傷也拿不到任何好處。通常都要到戰役結束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只是一場爭最後一名的戰爭!」

 



  有人在爭全班第一,也有人在爭全校第一,但這都不如爭全國第一,即使失敗了,不管在全班還是全校也都還是頂尖。因為重要的是追求第一的「過程」,而不是在意最終的「結果」。只有讓自己前頭有個人可以追趕,才能夠不斷的進步、進步、再進步。
 

  結論六:重要的是追求進步的「過程」,而不是在意最終的「結果」

 





和自己爭,不要和旁人爭


 

  在拼了命追趕「前頭那個人」的過程中,或許有一天你會驚覺前頭已經沒人了,不過這時你也已經習慣了「持續前進」的感覺。

 

  通篇文章講了那麼多個第一,並不是鼓勵與別人做比較,反而只不過是想藉由不同的刻度來「瞭解自己所處的位置」,讓自己能抓對方向,持續前進。當我們跨過刻度盡頭的那一刻,自己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會是新的刻度。

 

  說到底,從頭到尾只有刻度而沒有競爭,也正是因為「無爭,才無人能與之爭」。時時刻刻想著與人爭,前進的腳步反而很快就會停頓了,是隨著敵人的消失而停頓。
 





蟄伏是為了等待另一個契機

 

  當我還在前公司的時候,曾有人問我:「前公司這麼差勁,為什麼你還不走?」

 

  我隨口套用電影台詞回答:「我現在手上盡是滿手的爛牌,如果能把爛牌打到好,也是很厲害的!」

 

  只是那時候的我,並沒有覺察到有人正在牌桌上「詐賭」,否則就不會如此回答了。或許詐賭者向來就是靠這項技能吃飯的,但鮮少與之同桌競技的我並不清楚是否如此,就姑且稱他為「賭神」好了。

 

  去年下半年,終於有幸與我向來敬重的賭神同桌,我成為賭神的對家,(對家和自己是同一國的)。在這一局裡,賭神數次讓我單獨暴露於敵火之下,苦等不到火力支援,以一打二讓我倍感辛苦。曾有幾次與賭神在牌桌上爭得面紅耳赤,過程中賭神更硬塞給我一副爛牌,一副令我痛苦萬分的牌。這令我十分不解,為何對家會塞給自己的同伴爛牌?

 

  這一副牌,不但牌爛,而且還要以一打二,即便打得十分辛苦、沮喪,我也穩穩當當的把它打完,結果還出乎意料的打贏了。當「我們」完成任務時,我的對家「賭神」嘴上雖說了四個字:「做得很好!」,語調卻氣弱游絲,一點都不激昂、不興奮。這真的很怪異!

 

  為此,我看了一下賭神,他的臉上竟是一種無比失望、落寞的神情,我永遠無法忘懷這一幕,因為那深刻的表情正與「做得很好」四個字形成強烈的對比。直到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牌桌上有人在詐賭!」雖然詐賭的人並沒有成功,我卻因而被整得很慘!

 

  潛沉是為了磨練意志、累積能量,蟄伏是為了等待一個契機。在這段日子裡,我並沒有去爭倒數第二名,反而把心力全部放在如何把爛牌打好,這過程令我充實了新技能,增加抗壓性,想不到還是有不少的收穫呢!

 

  看來是時候到了,新的這一局,對家已經換人,手裡的牌也還不差,我不會浪費這新的一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牛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